|
||||
文登公安系統秉承“忠誠擔當、敢打必勝”的“昆崳鐵拳”精神,堅持以黨建帶隊建,緊緊圍繞疫情防控、公安主業以及“四個攻堅”突破等重點工作任務,密織防控網,推動全區平安建設實現內涵式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重拳出擊,深化平安文登建設 一座城市的社會治安狀況好不好,居住在這里的市民最有“發言權”。市民遠新梅在文登汽車站經營百貨超市已經五個年頭了,對于附近的治安變化,她深有感觸。 市民遠新梅說,現在有了特巡警,老百姓都挺放心的,時不時還來問問有沒有特殊情況,有問題及時地反映,對大家都很負責任。 特巡警大隊作為城區巡防的重點力量,在全市公安機關率先推行網格化巡防機制、建立二級勤務指揮室、組建專職便衣反扒力量,依托視頻監控、警情研判以及警務通和執法記錄儀等作戰平臺、技戰法和數字化裝備,全面形成了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網格巡防為載體,以勤務指揮室為核心,以尖端裝備為保障的情、指、勤一體化巡邏防控體系。 文登區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林大軍告訴記者,每天的巡邏里程在七公里左右,節假日期間,車站客流量大、人員復雜,同時也加大巡邏頻次,巡邏里程達到10公里以上。只要是為了百姓的平安、社會的穩定,付出就有意義。 打擊犯罪、偵查破案是公安工作的主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文登不斷完善“現案快偵、小案快破”機制,嚴厲打擊“盜搶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守牢民生安全底線。 失主曲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電動車停在廠子門口丟了,上午9點報的案,下午特巡警就把小偷抓到了,把車給找回來了。文登公安真正是為群眾辦實事,大案小案都不含糊。 在此基礎上,文登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嚴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堅持“防范為先、打擊為王”,通過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常態化拓展電詐宣傳覆蓋面,持續深化對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犯罪的凌厲攻勢,與農商行簽訂聯防協議、與本地網絡大V結成反詐聯盟,深入推進國家反詐APP和“金鐘罩”警民聯防平臺安裝注冊,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 深度融合,夯實基層基礎 北山社區是一個開放性的老舊小區,但是自2019年5月以來,小區實現入室盜竊案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和盜竊電動車等可防性案件“零發案”。這一成績離不開北山社區“老干部義務巡邏隊”30多名隊員的汗水與努力,他們協助社區民警巡邏、防范、宣傳,為維護社區治安補漏。 北山社區居民于超說,義務巡邏隊這些歲數大的老干部不顧辛苦地每晚都巡邏,現在北山社區越來越安全,大家都特別有安全感。 文登縱深推進“六治一網”模式、創新區域社會治理,深度整合網格資源,將網格員12項公安職責寫入黨委政府規范性文件,1130名網格員整合發展成為基層治安力量,實行統一管理培訓、考核獎懲,先后協助穩控重點人員655人,采集基礎信息80余萬條,經驗做法被省廳、市局轉發推廣。 做實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 在干部大走訪實踐活動中,有學校反映,希望加強巡邏,保證校園安全。為此,區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增加了全區各中小學的上學和放學助學崗,并加強學校周邊路段的路面管控,全力保障同學們的出行安全。 學生家長叢永進告訴記者,孩子上學放學,家長都特別擔心交通安全問題?,F在每天都有特巡警和志愿者在這義務執勤,幫著兩邊接送孩子,感覺很放心,公安局給學生家長辦了實事,辦了好事。 為最大限度地實現群眾“少跑腿”或“不跑腿”,公安系統將臨時身份證明和流動人口居住信息申報等業務的辦理窗口前移至“威海微警務”,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理相關業務。同時,還針對殘疾人、行動不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開展上門辦證、送證服務,實行特殊時期周末、小長假期間戶籍窗口“服務不打烊”。(李龍 曲彥霖)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